抗日战争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综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0

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协作组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共同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术论坛,于2015年9月11日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举行。来自上海市中共党史学界的专家学者、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和课堂教学的一线教师,共60余人参加。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历史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就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揭开抗战历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面纱等学术成果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开展抗战研究和高校思政课教学 上海市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协作组组长宋进教授指出,抗日战争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和运用,对于纪念抗日战争和研究抗战历史也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总结和运用这些重要论述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所有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近30年来,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对抗战历史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学术成果,做好将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和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换,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云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抗战的重要论述,不仅涉及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等重要学术问题,而且涉及抗战历史研究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这些重要论断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脉络清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境界。理解和把握这些重要论断,作为开展抗战历史研究的基本遵循,不仅能够推动抗战史的研究,而且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功能。 二、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市“纲要”课教学协作组副组长赵鸣歧教授提出了“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整个抗战不同时期正面战场的地位、以及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与作用”问题,他认为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挥之不去的重点。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后方基地,是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不但在世界东方率先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战场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有力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在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隋淑英教授和罗会德副教授都提出,应从国际关系的视角,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他们认为,就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而言,中国的持久抗战,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还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东西对进、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从而铸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坚固支撑。 三、理直气壮地阐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市“纲要”课教学协作组副组长、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徐光寿教授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全民族抗战的政治领导责任。其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再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最后,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学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孔祥成教授通过分析大量重要史实,得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历史结论:第一,最早抗战。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第二,组织抗战。中国共产党倡导、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第三,引领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总方针、游击战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第四,艰苦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第五,胜利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写下了壮丽的历史篇章。思政课教学中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予以阐释。赵鸣歧教授认为,国共两个战场的主要区别在于:抗战路线、依靠的武装力量、战场范围、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在不同阶段的战略地位不同。而两个战场的联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驱逐侵华日军是一致的目标。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彼此支撑,缺一不可,共同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共同的民族利益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光荣和骄傲。 四、必须防范和批驳当前抗战历史研究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陈志强教授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违背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假设取代事实、支流取代主流、主观取代客观、个体取代整体,歪曲历史事实,丑化进步人物,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思潮和行为。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于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最早出现在西欧文艺复兴后,表现为对中世纪历史的否认,在历史、艺术、文学、政治和社会思潮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历史虚无主义作为混迹其中的一种错误思潮,在中国语境下以“反思历史”、“学术自由”为名,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方式,随意改变对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点问题的科学结论。徐光寿教授提出,改革开放后,历史虚无主义更是借市场经济多元主体之机,以网络和学术为平台,与海内外仇共势力相呼应,以抹杀抗战史实为己任,肆意诋毁和歪曲抗战史实和历史人物,必须严加防范,痛予批驳。在中共党史尤其是抗战历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选择性虚无、屏蔽性虚无和颠覆性虚无三种形式。 五、把抗战历史研究成果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拓展党史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 市“纲要”课教学协作组副组长、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李梁副教授提出,使抗战历史研究成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四方面的要求:第一,哪些内容适合课堂教学,哪些内容适合课外自学?在吸收抗战研究学术新成果进行教学时,必须慎重考虑,坚持适当、适时、适度的原则,不能引入太多的学术分歧与争议,不能背离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四个选择”的教学目标。第二,哪些内容用于课堂教学?哪些内容用于课后学生自学?课堂上应重点讲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缘由及其侵略罪行;中国军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事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这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内容更适宜于课堂教学,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第三,哪些道理必须讲清讲透?哪些理论只能一带而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两个问题既很重要又是难点,必须讲清道理,而中国重新确立大国地位、民族复兴新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则可一带而过。第四,应根据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和接受意趣,进行课堂教学。可利用日本小说、动漫、电影、音乐等手段和最典型最通俗易懂的案例做分析,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作者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授

上一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新闻事业的
下一篇:没有了